印度大致上分為五大區域:東、西、南、北、中,各區域的文化、傳統、飲食、甚至姓名等,皆有很大的差異。一般而言,北方較現代、南方較傳統。

昨天在一位來自印度南方同學的帶領之下,我們一起到位於Monroeville的一間印度教寺廟,隨後在寺廟附近的一家印度餐廳(南方料理)吃晚餐。感覺就像是一趟印度文化的入門之旅。

寺廟外觀

廟頂雕刻

開了不久的山路後,我們馬上抵達寺廟。一開始還以為只是一棟講求雕刻的普通建築物,因為跟台灣的佛寺實在太不一樣了。台灣寺廟一般都有飛簷,但這印度寺廟整體上是長方體的,唯一共同點是都有很多的雕刻。印度同學說,我們所看到的這個白色建築,其實是有點西化,在印度,一般是會上金色漆的。

進去之後,首先要脫鞋。沿著放置鞋櫃的長廊走,右轉後便會經過一個接待櫃臺,感覺功能類似台灣廟公的辦公桌。過了一個門,便到了有神像的廳堂。與台灣一樣,中間恭奉主神,左右兩旁各有一神。不同的是,他們的神都放在一個透明的玻璃箱裡,神像差不多與人身同高。印度同學先對著主神跪拜,接著才對左右兩神跪拜。進到後廳,又有另一神明被恭奉在較小的空間裡。同學敬拜之後,便從旁邊的朱砂盒取出一些朱砂往額頭上點,之後我們便到另一廳去觀賞其他神明與擺飾。正當我們站在一個門邊聽印度同學介紹時,門裡面一個在幫一群人作法事的人揮手要我們進去,我們就想,進去看看也好。那位執事人員背對神壇,站在神壇前,人群們以執事人員為中心圍了一圈。執事人員口中念念有詞,之後拿著一個水壺,把神水一一發給每個人的手掌心中。我看那水有著黃濁的顏色,正納悶不知道要幹嘛時,同學示意我們喝下。我懷著不安的心喝下...恩,有股味道,事後同學說,他們放了某種植物在飲用水裡面以使有味。接下來,執事人員又拿出另一個壺,一樣一一倒在每個人的手掌心中,一看,原來是堅果,有杏仁與葡萄乾,同學說,這是神明給所有來這寺廟參拜的人的禮物。雖然是不同宗教,許多儀式卻都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印度教的水、堅果,就有如基督教(或天主教)的酒與麵包、佛教(或道教)的龍眼糯米糕,都有保平安之意。

之後我們到那家遠近聞名的餐廳。菜單上的東西我們一點也沒概念,便全部倚賴印度同學的推薦。由於印度南方約有80%的人口吃素,這家也是素食餐廳。

第一道菜

坦白講,我對這道菜並沒有太大喜好。白色部分為優格,其中有四團球,口感有點沙沙粒粒的,不知道是什麼東西。

Dosa

北方吃Naan(一種麵餅的東西),南方則吃Dosa(如上圖)。外面裹的是以米做成的餅皮,裡面包的是馬鈴薯泥根洋蔥,旁邊附的則為沾醬,左邊那個我以忘了是什麼,右邊的則為椰奶醬。下圖為Dosa的裡面(好像看不清楚...)。

DSC05073.JPG

接下來問題來了,怎麼吃呢?他們吃東西幾乎都是用手(而且只用右手喔)。首先,用刀子從中間把餅皮剖開,好露出裡面的餡料,然後,手撕約一口大小的餅皮、用餅皮抓取內餡、最後沾著沾醬吃。下圖就是吃到一半的Dosa,內餡看得更清楚囉!

吃到一半的Dosa

初嚐Dosa的感覺很不錯,吃法新鮮而且好吃。不過,我最愛的還是下面這一道:Poori!  它的上場,讓我們在場的所有非印度人嘖嘖稱奇。將將將將~~~(剛好有照到一點我同學,這樣就可以知道Poori有多大了)

Poori

這個鼓鼓的飛碟形狀,是用麵粉做成的,表面看得出來感覺好像是油炸品,旁邊則是Chickpea咖哩醬。

近看Poori

吃法跟Dosa一樣,用手把皮撕開,沾醬吃。不同的是,Dosa有內餡,而Poori的裡面是完全空心的。我很喜歡Poori的口感,油炸的表面有酥酥的口感,而皮的內側則是白白的麵皮,有點像是油條內側白白的部分,不過Poori底部的白麵皮較油條的厚很多,而頂部由於是蓬起來的部分,所以白色麵皮就非常薄。整體而言,我非常喜歡麵皮的Q度,還有那油炸的表面,雖然很肥,但我還是很愛~~

最後,印度同學點了印度咖啡,我們其他人則點芒果奶昔。本來期待的是濃稠充滿芒果味狀的奶昔,誰知道...竟然是沒啥芒果味又超甜的芒果汁!!!真的超失望的...

同學說,印度咖啡跟一般咖啡不一樣,但聽起來像是滴了一個晚上的滴漏咖啡。但它的喝法是真的跟一般咖啡不同。首先,咖啡送上來時,就像下圖一樣,咖啡杯外,還有一個寬矮的杯子。

印度咖啡

印度同學就開始示範:拿起裝咖啡的杯子,提高高的把咖啡往寬矮杯子倒,然後再將咖啡提高高的從寬矮杯子倒回原本的咖啡杯,結果如下圖。目的就是為了讓它產生泡泡。你看泡泡是不是變多變厚了呢?

印度咖啡

整體而言,這家餐廳的東西真的還不錯吃(除了芒果奶昔以外),我們一致認同,以後還要再來試試其他食物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-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